特色美食

家乡味,时间长不吃,心里总是想得慌。无论脚步走多远,脑海中故乡的味道,总是熟悉和顽固。也许是路边偶然钻入鼻子的香气,又或者只是简单的“家乡美食”四个字,总能轻易将思绪拉回那个熟悉的角落,想起那不大的店面和操着乡音的老板娘。

徐庄镇大部分时候安静且悠闲。三面环山,一条单向的柏油路穿过平整的农田,梅花河蜿蜒而过,滋养着近五万村民。偶尔的热闹来自徐庄大集。自清朝起的300年间,徐庄大集始终延续着过去的淳朴与记忆。每逢农历初三、初八,附近的村民都会到徐庄赶集。

 

 

徐庄镇大部分的特色美食也源于此。

 

 

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有老槐树猪蹄、徐庄水煎包、羊肉汤、丸子汤、猪肉汤。

 

老槐树猪蹄

 

创始人李天奇家,他从事饮食行业四五十年,从其父辈的经验中研制了一道配方,在挖掘整理地方小吃传统配方的基础上,为迎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口味,经多道工序,加入几十种名贵佐料及多年循环的老汤,精卤而成。老槐树猪蹄用料十分讲究,选一年以上不用饲料喂养的生猪,要求新鲜、饱满、无病、无伤痕及色斑,大茴、小茴、辣椒、肉蔻,丁香、白芷、良姜、酱油等为辅料,洗净猪蹄,用开水煮到皮发胀,用指钳拔毛,控干水分备用。炒糖色,锅里放油,放冰糖,小火熬到冒泡泡。倒入猪蹄,翻炒均匀上色,中火大炒一会,越炒颜色越重。放入香料,炒出香味,将料酒沿着锅圈浇下去,再放入老抽、五香粉,炒均匀。转炖锅,用电饭锅炖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在炖到一小时的时候,放一茶匙盐调味。转到不粘锅不会让肉变色的炒锅里。然后大火收汁,到汤汁浓郁。经10余道制作工序,40余种调料加工而成,这样外形色泽金黄,气味芳香,含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猪蹄就做成了。

 

 

 

徐庄水煎包

 

徐庄水煎包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陈家,手艺传了四辈人,陈庆坤从小就跟着爷爷、父亲在集市上卖水煎包。他母亲从十六岁嫁到陈家就开始帮着做水煎包生意。随着经济发展,陈家水煎包的价格曾经几度上涨。从最开始的两分钱一个,到五分,再到七分,直到1993年涨到了两毛一个,从此就再没有涨过钱。现在陈家的水煎包已经成为徐庄大集上的一道特色美食。每逢大集,陈家老少十三四口人在摊位上忙碌,一天卖出的水煎包不计其数,最忙的时候要备上六七十斤的包子馅。

 

 

徐庄羊肉汤

 

徐庄大集上有多家羊肉汤摊子,最悠久的王家羊肉汤摊子,是徐庄的特色之一,由王广福的祖父王成法1936年立业,逢大集在河滩街头经营羊肉汤生意。1939年9月,八路军某师东进支队,在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领下挺进抱犊崮山区,发展山东抗日武装力量,住在现徐庄镇葫芦套村和徐庄村邻村,他们曾多次喝过其祖父做的羊肉汤,均交口称赞。

 

 

王家羊肉汤之所以好喝主要是选用当地小山羊,必须是三年以上的,每天早上两三点钟把杀好的羊用梅花河的水进行浸泡,直到泡出血水就可以炖了,锅中加入一定的水烧开再加入羊的骨架,最后再放入鲜羊肉和焯过水的羊杂大火烧开,捞去血沫去腥。两三个小时以后羊肉就可以出锅了,如此做出来的羊肉汤,汤色鲜白,不腥不膻,香醇不腻,味道鲜美。五六点钟就不少人特地跑来喝羊肉汤,当地懂行的人都知道头锅汤浓郁,最好喝。王广福10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出摊儿卖羊肉汤,当时羊肉只卖两三块钱一斤,能花5毛钱,喝上一碗羊肉汤的都是大户,花2毛钱,喝十几碗的现象极为常见。

 

徐庄丸子汤

 

徐庄大集上的李家丸子汤锅是黄泥砌成的土灶,外带几张矮凳,矮桌,锅底生起炭火,用风箱吹风鼓着,很快烧开一锅水,加适量食盐,将丸子在锅中煮着,从早到晚只要不散集散会,不收摊,锅底火不停,锅中汤沸腾,飘浮着丸子和油花。丸子是自家做的萝卜丸子,水就是旁边井里提上来的井水,烧的是地里收的玉米秸,晌午时候,赶集的人等买卖完毕就直奔汤锅,其时汤锅四周围满了男女老少,或蹲着,或站着,舀汤的老板忙得团团转,吸溜声响成一片,有三五好友一起调盘红彤彤的猪头肉,再来瓶酒儿,就着丸子汤吆三喝四,红光满面,高谈阔论。

 

 

家从新中国成立前就开始经营这门生意,在徐庄三汤中丸子汤历史最久、最为实惠,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想喝碗羊肉汤,或猪肉汤太奢侈的,因此丸子汤就逐渐成了人们的最爱了,老李出摊做生意就是为了那份情怀,不为多挣钱,他两个儿子一个在当地政府工作,一个是教师。每每看到老人辛苦就劝他别干了,家也不差这点钱,老李总是说在家闲不住,再说也舍不得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那点念想,新中国成立前一一五师的同志在葫芦套时就来过我们家摊子喝过你爷爷皮做的丸子汤,后来葫芦套有驻军天南海北的当兵的也经常光顾,品尝这地方特色。虽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那些老主顾还是会经常光顾,我不干了就相当于断了他们的念想。李家丸子汤的原料电话一般是选用萝卜、山药、新土豆等根茎类蔬菜等,加绿豆和豇豆两种淀粉、鸡蛋、花椒面、生姜末、食盐、辣椒油、食醋、香油和香菜末等。做时先将萝卜或山药、土豆洗净,切剁成细末状,加淀粉、鸡蛋、花椒面、姜末、盐、水,搅拌均匀,挤成鸽子蛋大小的丸子,放在油里炸成金黄色,即可出锅。

 

徐庄猪肉汤

 

猪肉汤要做到好吃还是很不容易的,徐庄大集刘家猪肉汤做的是色香味俱全,满满的一碗猪肉汤,香味十足,分量也相当多,虽然看起来上面飘着很多油,但是喝起来一点都不腻,这个猪肉汤并没有加太多佐料,基本上是原汁原味的,为什么好喝,主要是因为食材是源自梅花山散养的土猪。在梅花山一侧有道铁栅栏围墙,依山就势隔离了约0.5平方千米的区域,任由小猪奔跑,不喂饲料,只喂当地产的粮食,所以肉质更好,加工食材只取猪头肉、猪肠、肚子、猪蹄等下水来熬煮没有肥肉和大骨的荤腻,煮制肉汤是用农家地锅和干净的山泉水,因而味道鲜美不腻。“想解馋,来碗猪肉汤”一碗装满现切猪肉,热汤一浇,撒上香菜、辣椒油,配上几个刚出炉的烧饼,口福满满。

 

  • 民国青红帮老大张锦湖:护送孙中山前往南京,78岁与日本军官比武

    提起民国上海滩的帮派老大,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黄金荣、杜月笙等人。但实际上,还有一个人,他才是真正的上海滩帮派老大,辈分最高,影响力最大,他就是民国传奇人物——张锦湖(又名张仁奎)。

    297 2022-10-25
  • 后峪僧塔

    后峪僧塔位于山亭区徐庄镇后峪村北1.5公里,后峪水库北岸,与玄真观相邻。现存僧塔有四节,其中第二节八面雕刻“历史典故”;第三节为明代雕刻“八仙”图;第四节为石鼓,石鼓直径1.36米,周长4.10米,四面饰有虎头环,工艺精美。分析应为高僧圆寂之塔。

    361 2022-10-25
  • 后观景区玄真观遗址

    玄真观遗址坐落于徐庄镇后峪村西北,后观水库北500米处。相传是当地百姓于唐朝天启年间为纪念张良而建。

    285 2022-10-25
  • 徐庄水煎包

    徐庄水煎包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陈家,手艺传了四辈人,陈庆坤从小就跟着爷爷、父亲在集市上卖水煎包。他母亲从十六岁嫁到陈家就开始帮着做水煎包生意。随着经济发展,陈家水煎包的价格曾经几度上涨。从最开始的两分钱一个,到五分,再到七分,直到1993年涨到了两毛一个,从此就再没有涨过钱。现在陈家的水煎包已经成为徐庄大集上的一道特色美食。每逢大集,陈家老少十三四口人在摊位上忙碌,一天卖出的水煎包不计其数,最忙的时候要备上六七十斤的包子馅。

    59 2022-10-13
  • 徐庄丸子汤

    徐庄大集上的李家丸子汤锅是黄泥砌成的土灶,外带几张矮凳,矮桌,锅底生起炭火,用风箱吹风鼓着,很快烧开一锅水,加适量食盐,将丸子在锅中煮着,从早到晚只要不散集散会,不收摊,锅底火不停,锅中汤沸腾,飘浮着丸子和油花。丸子是自家做的萝卜丸子,水就是旁边井里提上来的井水,烧的是地里收的玉米秸,晌午时候,赶集的人等买卖完毕就直奔汤锅,其时汤锅四周围满了男女老少,或蹲着,或站着,舀汤的老板忙得团团转,吸溜声响成一片,有三五好友一起调盘红彤彤的猪头肉,再来瓶酒儿,就着丸子汤吆三喝四,红光满面,高谈阔论。

    86 2022-10-13
  • 徐庄羊肉汤

    徐庄大集羊肉汤深受欢迎,地锅羊更是一绝,地处沂蒙山区南部的徐庄,气候温和,牧草丛生,小山羊大都是放养为主,可谓食百草药,饮矿泉水,因此膘肥肉嫩,煮出的羊肉汤远近闻名。徐庄不仅是小山羊重要产地,还是民间小山羊的交易市场,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周边费县、平邑、北庄等地的羊贩子都会陆续集中在徐庄白龙湾岔路口交易,早上八九点钟就基本结束了,肥美的山里羊从此地就流向了枣庄、滕州、薛城、微山等周边地区餐桌。

    76 20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