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庄镇民俗博物馆

徐庄镇民俗博物馆植入了民俗文化。展馆建设围绕乡村风俗民情,搜集展示老物件3800余件。生活馆以农耕时代典型农家小院为场景,展现温馨和谐的生活景象农耕馆由农具和小块耕地两个展区组成,展现当时农耕文明风俗馆由主房及民俗展区组成,是农村传统婚嫁的典型缩影文创馆主要展示售卖当地手工艺和飞翔教育文创作品,宣传当地文化及文创新媒体活动。

 

 

徐庄镇民俗博物馆留住了乡愁记忆。展示了上世纪鲁南地区的社会生产生活图景,再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中庸和谐的小农经济社会风俗,表达人们珍爱生命、缅怀祖先、敬畏天地的由衷之情,表现自然经济状态下人们勤劳朴实、与世无争的安乐心态,让6070后人群的记忆有迹可循、乡愁有物可托。

 

 

徐庄镇民俗博物馆唤醒了沉睡古村。项目巧妙利用石嘴子村闲置民宅,经过重新设计、改造、修缮而成,除记忆乡愁、展销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外,还作为山东翼云飞翔教育集团的艺术创作基地,去年接待游客7万余人次,做到了让古村苏醒、让民居蝶变、让群众受益,推进了乡村文化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

 

 

 

项目巧妙利用石嘴子村闲置民宅,经过重新设计、改造、修缮而成,除记忆乡愁、展销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外,还作为山东翼云飞翔教育集团的艺术创作基地,去年接待游客7万余人次,做到了让古村苏醒、让民居蝶变、让群众受益,推进了乡村文化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

 

 

  • 徐庄镇的革命烽火

    山亭地域系鲁南抱犊崮山区,山脉纵横,层峦起伏,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第二次国内革命(土地革命)战争起,中国共产常在抱犊崮山区燃起的革命烽火,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唤起了千万人民群众,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为民族革命和人民革命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贞献。

    107 2022-10-26
  • 访抗战老兵、罗荣桓元帅在徐庄镇曾经的"小房东"尚炳新

    为了打退日军的围攻和扫荡,1939年3月初,八路军115师代师长陈光和政委罗荣桓率八路军115师师部和第686团挺进山东,并于1940年建立鲁南革命根据地。115师到达葫芦套村时,罗荣桓曾在尚炳新的家中住过半个多月。当时15岁的尚炳新觉得罗荣桓很特别,应该是个“大人物”,因为他走到哪里,身边都围着一群人。家里进进出出很多人,罗荣桓经常在自家的院子里给他们开会。有时候人多,院子里坐不下,就到外面的松树林去开会。在尚炳新眼里,罗荣桓平易近人,对大家都很关心,孩子们也喜欢围着他,听他讲打鬼子的故事。对日本鬼子深恶痛绝的尚炳新找到罗荣桓,想参军跟着他打鬼子,罗荣桓笑了笑,告诉他:“你年龄还小,再等等吧,等长大了再参军也不迟,以后有的是机会。”虽然参军被拒,但尚炳新却利用自己年龄小,敌人对他警惕性低的优势,为八路军送信。

    45 2022-10-26
  • 民国青红帮老大张锦湖:护送孙中山前往南京,78岁与日本军官比武

    提起民国上海滩的帮派老大,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黄金荣、杜月笙等人。但实际上,还有一个人,他才是真正的上海滩帮派老大,辈分最高,影响力最大,他就是民国传奇人物——张锦湖(又名张仁奎)。

    297 2022-10-25
  • 罗荣桓政委在七里河的日子里

    1939年11月,陈光、罗荣桓先后从鲁西、湖西来到鲁南的大炉地区。为了开辟发展抗日根据地,在陈、罗首长领导下,686团、师特务团、苏鲁支队于1940年春节后,踏着漫天飞雪,出发进行白彦战役。经半个月的激烈战斗,攻克了这个日伪盘踞的白彦据点,并打退日军多次反扑,解放了从梁邱西至城后南北东西百余里的土地。

    34 2022-10-25
  • 后峪僧塔

    后峪僧塔位于山亭区徐庄镇后峪村北1.5公里,后峪水库北岸,与玄真观相邻。现存僧塔有四节,其中第二节八面雕刻“历史典故”;第三节为明代雕刻“八仙”图;第四节为石鼓,石鼓直径1.36米,周长4.10米,四面饰有虎头环,工艺精美。分析应为高僧圆寂之塔。

    361 2022-10-25
  • 后观景区玄真观遗址

    玄真观遗址坐落于徐庄镇后峪村西北,后观水库北500米处。相传是当地百姓于唐朝天启年间为纪念张良而建。

    285 20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