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青红帮老大张锦湖:护送孙中山前往南京,78岁与日本军官比武

提起民国上海滩的帮派老大,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黄金荣、杜月笙等人。但实际上,还有一个人,他才是真正的上海滩帮派老大,辈分最高,影响力最大,他就是民国传奇人物——张锦湖(又名张仁奎)。

图片

张锦湖

张锦湖出生于1865年1月,老家在山东滕县。张锦湖家庭贫困,父亲是地主家的长工,家里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因为上不起学,张锦湖每天放牛之后,都会跑上七八里路,到表叔家里学武术。

十多岁的时候,张锦湖就成了当地的名人,他武艺高强,手持一把大铡刀,挥舞生风。24岁那年,张锦湖考中了武秀才,名声远扬。于是,他在家中教授徒弟,抗击土匪。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加入了当地著名的“安清帮”。

这个安清帮来历不小,其创始人是明朝遗老杨如来,最初名为“阉清帮”,口号是“反清复明”。杨如来死后,这个帮会被清廷招抚,改名为“安清帮”。到了雍正时期,安清帮已经承担了漕运任务,信徒遍布黄河、长江和运河流域。

此后,安清帮信徒分为两类,一类用青布包头号称“青帮”,多从事贩运私盐。一类用红布包头,称为“红帮”,多从事赌博劫盗。所以,安清帮又称为“青红帮”,张锦湖就是拜师安清帮北方会门老大马风山。

1893年,张锦湖加入了清军,不久后升为巡防营管带。1906年,张锦湖的队伍被编入新军,他也秘密加入了同盟会。

1911年夏,张锦湖在澳门见到了孙中山。

图片

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官员

孙中山与张锦湖彻夜长谈,共同商量了很多问题。张锦湖十分敬佩孙中山,不久后就带领手下在镇江起义成功,公开宣布拥护孙中山。紧接着,张锦湖协助徐绍桢组建江浙联军,攻进了南京。

孙中山前往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了保护其安全,张锦湖主动当“保镖”,一路护送。中华民国成立后,张锦湖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七旅旅长,授陆军中将,镇守扬州。到了1916年,张锦湖又被授予陆军上将衔,管辖江浙沿海各地。

此时的张锦湖手握重兵,权势极大,东南沿海地区各阶层的重要人物,三教九流各色人物,都托人拉关系,想要拜在张锦湖门下。最鼎盛的时期,张锦湖有3000多名徒弟,有些人没有机会见到张锦湖,就拜他的徒弟为师。据说,张锦湖的徒弟徒孙加起来,至少有几万人。

张锦湖的门徒遍布军政两界,当时的浙江督军卢永祥,山东督军张树元、田中玉,河北督军王占元,江西督军李纯等军界重要人物,都是他的门徒。在政界,国民党元老杨虎,军阀韩复榘,以及吴铁城、许世英、郑介民等人,也是张锦湖的门徒。

图片

上海滩大佬

不仅如此,当时青红帮中各门各派的重要人物,基本都是他的门徒。比如黄金荣、张啸林、吴昆山、陈世昌、高士奎、王亚樵、曹幼珊等人。

再来说说蒋介石,他早年在陈其美手下讨生活,和陈其美的侄子陈果夫、陈立夫等人是拜把子兄弟。陈其美一死,他们几人就跑到上海做生意,但投资失败,欠了一屁股债。蒋介石想来想去,自己做生意没有什么天赋,不如去广州投奔孙中山,在军政界发展一下。

但是,想去广州需要钱,蒋介石没有办法,只能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法租界巡捕房探长黄金荣。黄金荣觉得蒋介石有些前途,于是赠与他200块大洋,还将其介绍给了张锦湖。1925年张锦湖60大寿,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专门派人来上海送上寿联:“军界宿星,帮会元魁。”

1936年,蒋介石得知韩复榘与日本土肥原贤二秘密签订《韩土秘密协定》,十分着急。但当时韩复榘手握重兵,蒋介石也一时没有办法。经戴笠提醒,蒋介石派专车去上海,接来了张锦湖。

蒋介石执弟子礼迎接张锦湖,讲述自己对韩复榘的担忧,希望张老太爷能去一趟山东,劝说韩复榘“以民族大义为重,以国家统一为上”。张锦湖自然知道此事的重要性,当即答应,立刻赶赴山东。

韩复榘一看张锦湖亲自来了,当即否认与日本达成任何协议。张锦湖也不深究,只告诉韩复榘,千万不能贪一时小利,成了民族罪人。当时山东军政界不少人都是张锦湖的门徒,纷纷赶来拜见。张锦湖于是对他们表示,一定不要与日本人合作,出卖自己的良心。其门徒纷纷表示,不会做民族罪人。

上海沦陷后,张锦湖一直隐居在法租界内。

图片

侵占上海的日军

此时张锦湖年事已高,不愿多管外面的事情,除了黄金荣、杜月笙等人常常登门问安,一般人不再接待。

1942年秋,日本军官矢野尧一得知张锦湖影响力很大,但年老体衰,决定上门比武,打击中国人的反抗意志。于是,他派人送了一封挑战书。张锦湖得知,这个矢野也算是日本有名的武士道高手,功夫十分厉害。

按道理说,张锦湖此时已78岁高龄,完全可以拒绝日本人的挑战。但是,张锦湖答应了,他不愿让日本人大肆宣传自己不敢应战。那天下午约3点多,矢野身穿和服,手持武士刀,带人来到了张锦湖的家中。

见日本人气势汹汹,张锦湖丝毫不慌张,镇定地说:“老夫一生刀不离手,还真想见识一下日本刀剑的厉害!”矢野见张锦湖年龄这么大,想用气势吓到对方,于是在庭院中竖起一根碗口粗的木头。之后,矢野摆好架势,双手高举,大喊一声,双手挥刀劈了下去,木头当即变成了两截。

矢野回头看了看张锦湖,想以此展示自己臂力惊人,希望对手不战而降。张锦湖自然知道他的用意,微微一笑,提起大刀说道:“别耍把戏了,请先生赐教!”矢野见状,满脸怒气,双手举起刀,大喊一声“呀”,手中长刀如疾风一般劈了下来。

张锦湖见对方刀锋直指自己的头顶,也不慌张,只是轻轻一侧身,就躲了过去。与此同时,张锦湖用刀背朝着矢野的刀背用力一击。矢野这一刀用力极大,又被张锦湖的刀背重击,整个身子都往前猛地一沉。

图片

侵占上海的日军

电光火石之间,张锦湖已经扭身一个“苍鹰旋翅”,刀锋朝着矢野的脖子横抹过去。矢野根本没想到这一招,当即大惊,立刻往后退了几步,想躲过张锦湖的大刀。没想到,张锦湖反应更敏捷,矢野倒退,他就步步紧逼,紧紧贴住对方,将其逼到了墙角,让他无法再举刀。

几招之内,张锦湖就打败矢野,他半开玩笑地说:“矢野先生,你怎么如此小气,不肯把日本剑道的精髓交给老夫呢?再试一回吧,这次要大方一点!”

此话一说,矢野被气得浑身发抖,他定了定神,再次挥刀砍了过来。两人你来我往,几招过后,张锦湖忽然来了个“仙人指路”。矢野见刀尖直冲自己的面部而来,一边躲闪一边挥刀直击张锦湖的手臂。

就在此时,张锦湖一个搅手避开矢野的刀锋,顺势用刀柄重击矢野的手腕。矢野手腕一阵剧痛,甚至来不及反应,手中的长刀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胜负已分,矢野一连败了两次,脸上再也没有了高傲的神情。

张锦湖将地上的刀捡起来递给矢野,说道:“老夫失手,多有得罪,请再比试一次。”此话一说,矢野连连摆手拒绝,已经连败两次,如果第三次也输了,那就太丢人了。矢野赶紧鞠躬认输,带着随从离开,此后再也没有上门挑战。

78岁高龄的张锦湖,战胜了日本军官,真是宝刀不老。此事很快传遍了上海滩,各大报纸纷纷报道,众人大呼张老先生灭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虽然打败了上门挑战的矢野,但看到日寇在我们的国土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张锦湖忧愤成疾。1944年12月24日,张锦湖因病去世,终年80岁。

张锦湖是民国传奇人物,他既是帮会大佬,又是军界名将。他这一生嫉恶如仇,充满民族气节,值得敬佩!

  • 徐庄镇的革命烽火

    山亭地域系鲁南抱犊崮山区,山脉纵横,层峦起伏,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第二次国内革命(土地革命)战争起,中国共产常在抱犊崮山区燃起的革命烽火,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唤起了千万人民群众,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为民族革命和人民革命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贞献。

    107 2022-10-26
  • 访抗战老兵、罗荣桓元帅在徐庄镇曾经的"小房东"尚炳新

    为了打退日军的围攻和扫荡,1939年3月初,八路军115师代师长陈光和政委罗荣桓率八路军115师师部和第686团挺进山东,并于1940年建立鲁南革命根据地。115师到达葫芦套村时,罗荣桓曾在尚炳新的家中住过半个多月。当时15岁的尚炳新觉得罗荣桓很特别,应该是个“大人物”,因为他走到哪里,身边都围着一群人。家里进进出出很多人,罗荣桓经常在自家的院子里给他们开会。有时候人多,院子里坐不下,就到外面的松树林去开会。在尚炳新眼里,罗荣桓平易近人,对大家都很关心,孩子们也喜欢围着他,听他讲打鬼子的故事。对日本鬼子深恶痛绝的尚炳新找到罗荣桓,想参军跟着他打鬼子,罗荣桓笑了笑,告诉他:“你年龄还小,再等等吧,等长大了再参军也不迟,以后有的是机会。”虽然参军被拒,但尚炳新却利用自己年龄小,敌人对他警惕性低的优势,为八路军送信。

    45 2022-10-26
  • 民国青红帮老大张锦湖:护送孙中山前往南京,78岁与日本军官比武

    提起民国上海滩的帮派老大,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黄金荣、杜月笙等人。但实际上,还有一个人,他才是真正的上海滩帮派老大,辈分最高,影响力最大,他就是民国传奇人物——张锦湖(又名张仁奎)。

    297 2022-10-25
  • 罗荣桓政委在七里河的日子里

    1939年11月,陈光、罗荣桓先后从鲁西、湖西来到鲁南的大炉地区。为了开辟发展抗日根据地,在陈、罗首长领导下,686团、师特务团、苏鲁支队于1940年春节后,踏着漫天飞雪,出发进行白彦战役。经半个月的激烈战斗,攻克了这个日伪盘踞的白彦据点,并打退日军多次反扑,解放了从梁邱西至城后南北东西百余里的土地。

    34 2022-10-25
  • 后峪僧塔

    后峪僧塔位于山亭区徐庄镇后峪村北1.5公里,后峪水库北岸,与玄真观相邻。现存僧塔有四节,其中第二节八面雕刻“历史典故”;第三节为明代雕刻“八仙”图;第四节为石鼓,石鼓直径1.36米,周长4.10米,四面饰有虎头环,工艺精美。分析应为高僧圆寂之塔。

    361 2022-10-25
  • 葫芦套115师司令部旧址

    葫芦套村民风淳朴,人文景观众多。这里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藏兵、用兵之处。1940年5月,八路军115师师部机关在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的率领下进驻葫芦套村。当时该村有100多人,地下党员12人,群众的革命基础较好。驻扎期间,在村北松树林里召开两次重要军事会议。其中一次,总结了春季反扫荡胜利的成功经验——翻边战术,并在八路军中推广。师部机关共有5间房屋,其中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机关旧址3间,陈光、罗荣桓旧居2间,均为木石结构,房顶铺设茅草,总占地面积349.25平方米,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后,罗荣桓元帅之子罗东进数次来到葫芦套,故地重游,慰问抗日模范户,极大鼓舞了老区人民的革命情怀和尽快脱贫致富决心及勇气。

    197 ¥ 0.00
  • 崔虎峪北海银行辅币印刷厂旧址

    崔虎峪村位于群山之中,处在抱犊崮、天宝山 (今属平邑)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地带。1941年10月,山东北海银海决定发行壹角、贰角、伍角辅币,北海银行鲁南办事处根据上级的指示,便在崔虎峪设立北海币(辅币)印钞厂。

    70 ¥ 0.00
  • 西七里河115师司令部旧址

    1939 年底,八路军第115 师代师长陈光、政委 罗荣桓率部队来抱犊崮山区创建革命 据地。1940年5月,罗荣桓帅司令部进驻西七里河一带,罗荣桓和夫人林月琴在西七里河村张传江家中住了近两个月。部队分散驻东七里河、西七里河、岭前、华蒋、宋庄和费县的 一些村庄。张传江家的旧房前几年进行了简单的翻修,其家前的老碾、古槐尚在。

    84 ¥ 0.00
  • 九子峪村鲁南行政专员公署成立地

    1939年11月峄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以后,1940 年6 月11 日,在九子峪村召开鲁南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与会代表400 余人,会期3 天,罗荣桓在会上作了《关于抗日民主政府性质和任务的报告》。会议产生了鲁南参议会和鲁南专员公署,于化琪任专员,彭畏三任参议会参议长。鲁南专署辖峄、费南和临郯费峄边联 3 个县政府。之后,鲁南地区相继建立了邹县、郯城、苍马、费县、邳县、临沂、费北。费南、泰宁、东海、滕东等13 个县级抗日民主政府,38 个区。

    97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