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崮山

 

泉崮山,位于枣庄市山亭区和临沂市费县交界处,属沂蒙山区72崮之一。崮体呈半月形,巍峨高耸,险峻威拔,东首稍折而北,犹如一柱。崮体岩性主要为古生代寒武纪馒头组灰岩,崮顶岩性主要为古生代寒武纪张夏组灰岩。

 

 

清《峄县志•山川上》载:“岩壑幽深,陵谷环匝,遥望一山回出群峰,即滕之泉固诸山。”

泉崮山陡峭壁立,即使在当地人的引领下,上山下山也十分困难。山上有古庙、房屋及寨墙等遗址。远古无可稽考,只是康熙年间建村泉崮山东的“石万沟”村,原叫“十万沟”。相传,早年有十万兵马屯住于此,故而得名。

有史可查的是:明末清初王肖武起义,占据大苍山、富贵顶等山寨十几年,官军前来围剿,多在此地驻扎,山上遗存应是当年的标记。清朝咸丰末年,鲁南幅军起义,咸丰十年春,泰安人贾小二在石井街财主王格家打工,他受鲁南幅军影响,奋然造反,杀死雇主团练长王格,率部众占据泉菌山,其后势力壮大,先后联合刘双印、张梦柃等幅军攻打天宝山等地围寨,泉崮山成为幅军根据地之一。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鲁南饥馑,自1912年起,此地再度民乱,枭雄绿林再度揭竿。1920年,各部联合组建“山东建国自治军”,1923年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临城劫车案”。泉崮山下,东则刘天增,北则刘黑七,南则张黑脸,西则郭马蜂、宋朝圣等,先后迭起,占据此山,与三县官兵抗拒。据说滕县徐庄镇郭村郭马峰,初拉武装,到泉崮山口山神庙磕头许愿,声称山神若是保佑他打北发财,回来一定重修庙宇,重塑金身。初试告捷,回来果然盖了3间瓦屋,名“三圣阁”,山神塑像涂刷金粉,焕然一新。还在“三圣阁”前栽置家槐2棵。挨过十多年的混乱岁月,到1931年,韩复榘主鲁,派3路大军剿匪,以泉崮山、抱犊崮为目标,实行“过筛式”兜剿,指挥官手持地图,对山下标有红三角的村庄实行“三光”政策。被驱赶的绿林武装双方在泉崮山激战一场,官军头目华某和窦某战死,为记功绩,官军在泉崮山西北峭壁上刻字,详细记述十五路攻打泉崮山事。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山东省委、鲁南特委领导山区群众抗战,创建了大炉、抱犊、天宝、邹东等抗日根据地,先后设立过费滕峄中心、双山等县级政权组织,泉崮山因为地处三县交界,从而成为重要的交通线关卡。鲁南特委、鲁南区党委,大炉八路军第115师师部的交通联络、情报传递都由泉崮山腰通过。日军侵占费县城后,害怕各根据地相互联络,专门在泉崮山东山腰修建一座炮楼,驻有一个日军小队;另在大安村修一据点,安设伪军一个中队,日夜值班,构筑封锁线,妄图卡死抗日武装各部的联络。1943年夏天,鲁南老三团三营营长毕庆堂,奉命带一个连队发起白果树战斗,聚歼日军17名,伪军闻风丧胆,逃之夭夭,从此打开了敌人设在泉崮山下的门户锁钥。

  • 民国青红帮老大张锦湖:护送孙中山前往南京,78岁与日本军官比武

    提起民国上海滩的帮派老大,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黄金荣、杜月笙等人。但实际上,还有一个人,他才是真正的上海滩帮派老大,辈分最高,影响力最大,他就是民国传奇人物——张锦湖(又名张仁奎)。

    297 2022-10-25
  • 后峪僧塔

    后峪僧塔位于山亭区徐庄镇后峪村北1.5公里,后峪水库北岸,与玄真观相邻。现存僧塔有四节,其中第二节八面雕刻“历史典故”;第三节为明代雕刻“八仙”图;第四节为石鼓,石鼓直径1.36米,周长4.10米,四面饰有虎头环,工艺精美。分析应为高僧圆寂之塔。

    361 2022-10-25
  • 后观景区玄真观遗址

    玄真观遗址坐落于徐庄镇后峪村西北,后观水库北500米处。相传是当地百姓于唐朝天启年间为纪念张良而建。

    285 2022-10-25
  • 葫芦套风景区玻璃栈道

    葫芦套风景区的玻璃栈道建在半山腰上,总长近300米,其中玻璃栈道150余米,水泥栈道100多米。栈道最高点距离地面30余米。

    283 2022-08-31
  • 葫芦套风景区牤牛泉

    其中最出名的是牤牛泉,泉水涌出后遇到落差十几米的悬崖峭壁,化身成了白色的水帘,哗哗的流水声韵律感极强,顿时将内心喧嚣涤荡得毫无踪影。

    165 2022-08-31
  • 2022首届环翼云湖自行车赛激情开赛

    枣庄市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首届环翼云湖自行车挑战赛正式开赛,来自枣庄各地共100名运动员参赛。据悉,整个赛道共计15公里,以翼云湖为中心的环湖绿道将徐庄的山、水、林、田、村落、景区串联起来,参赛者穿梭于天然氧吧,在感受赛场激情热血的同时,领略着当地山水乡村风情。

    96 2022-08-09
  • 泉崮山

    泉崮山,位于枣庄市山亭区和临沂市费县交界处,属沂蒙山区72崮之一。崮体呈半月形,巍峨高耸,险峻威拔,东首稍折而北,犹如一柱。崮体岩性主要为古生代寒武纪馒头组灰岩,崮顶岩性主要为古生代寒武纪张夏组灰岩。

    189 ¥ 0.00
  • 白龙湾南岱崮地貌

    岱崮地貌是中国山东省沂蒙地区独有的一种特异地貌景观,中国地理学会依据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全国最集中的崮形地貌现象,将原称“方山地貌”正式更名为“岱崮地貌”,成为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
    岱崮地貌是指以临沂市岱崮为代表的山峰顶部平展开阔如平原,峰巅周围峭壁如刀削,峭壁以下是逐渐平缓山坡的地貌景观,在地貌学上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形山,因而也被称为“方山地貌”。它们主要分布在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域,宏观层面包括沂水、蒙阴、沂南、沂源、平邑、费县和枣庄市山亭区等7个县、区境内。

    67 ¥ 0.00
  • 东七里河岱崮地貌

    岱崮地貌是中国山东省沂蒙地区独有的一种特异地貌景观,中国地理学会依据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全国最集中的崮形地貌现象,将原称“方山地貌”正式更名为“岱崮地貌”,成为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

    岱崮地貌是指以临沂市岱崮为代表的山峰顶部平展开阔如平原,峰巅周围峭壁如刀削,峭壁以下是逐渐平缓山坡的地貌景观,在地貌学上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形山,因而也被称为“方山地貌”。它们主要分布在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域,宏观层面包括沂水、蒙阴、沂南、沂源、平邑、费县和枣庄市山亭区等7个县、区境内。

    73 ¥ 0.00
  • 分水岭岱崮地貌

    岱崮地貌是中国山东省沂蒙地区独有的一种特异地貌景观,中国地理学会依据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全国最集中的崮形地貌现象,将原称“方山地貌”正式更名为“岱崮地貌”,成为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

    岱崮地貌是指以临沂市岱崮为代表的山峰顶部平展开阔如平原,峰巅周围峭壁如刀削,峭壁以下是逐渐平缓山坡的地貌景观,在地貌学上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形山,因而也被称为“方山地貌”。它们主要分布在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域,宏观层面包括沂水、蒙阴、沂南、沂源、平邑、费县和枣庄市山亭区等7个县、区境内。

    52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