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区徐庄镇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6月15日,省委、省政府在济南隆重召开全省脱贫攻坚表彰暨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议,来自全省各地的400名脱贫攻坚先进集体、600名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接受表彰。枣庄市先进集体代表山亭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庄镇党委书记张铁译在领奖后参加了先进代表分组交流发言。

 

脱贫攻坚喜结硕果,乡村振兴再立新功。张铁译在交流发言时说,能够获得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对徐庄镇来说是一项莫大的荣誉!接过奖牌时我手里、心里都是沉甸甸的。徐庄镇将珍惜荣誉、乘势而上,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再创新辉煌。

 

据悉,徐庄镇位于山亭区东部、枣庄市东北部,与费县、平邑交界,面积180平方公里,是全市面积最大的镇,有大小山头1100余个。徐庄镇是深度贫困地区,全省200个扶贫工作重点镇之一。全镇有42个行政村、233个自然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398户12508人。脱贫攻坚以来,徐庄镇 党委、政府坚持思想先行,筑牢脱贫攻坚“压舱石”,慎终如始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第一政治任务来抓,强化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累计投入资金6158万元,实施产业项目57个,开设扶贫专岗126个,带动贫困群众人均年增收4400余元。2020年投入638万元实施到户帮扶,1341户脱贫享受政策户、即时帮扶户“户户见新茬”,户均获益4758元。徐庄镇2019年被国家文旅部选作“全国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培训班现场点”,先后4次承办全国旅游扶贫培训班,相继召开省市就业扶贫、项目管理现场会,吸引4省9市23个县(市)区专程前来学习。

 

头发焗油的贫困户宋允举

徐庄镇花山头村村民宋允举,为脱贫享受政策贫困户,今年54岁,自小腿脚不好,后因家庭困难和同为残疾人的杨建兰结为夫妻。婚后宋允举一边打零工,一边种地,一边照顾妻女三人,生活虽不富裕,但也不乏欢声笑语。但2013年其小女儿因病早逝,宋允举极度悲痛,卧床躺了3个月之久,此后身体每况愈下,也不能再外出打零工了,家庭陷入贫困之中。

徐庄镇将宋允举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其硬化了院子,安装了太阳能,屋顶铺盖了彩钢瓦,享受项目分红,学校给免了子女上学的学费等等,为宋允举解了燃眉之急。

“三叔家这两年日子好了,人也精神了,你看他头发上几乎没有白头发,前几天才刚焗了油,更显年轻了!”随行的村干部向记者介绍道。

宋允举忙不迭解释道:“现在咱通过党的好政策脱了贫,不能蓬头垢面,得过得精神点!”

不仅如此,在2021年新春来临之际,老宋为更好的了解国家政策,特意将自家的小电视换成了大电视;自己和老伴都在春节前后平生第一次过了生日。

 

养花的贫困户高广彬

记者在徐庄镇焦山空村贫困户高广彬家里看到,洁白的地板砖一尘不染,院内及屋檐下21盆桂花、玉树、菊花长势喜人,客厅内、卧室内每处地方都收拾的井然有序,看不到任何凌乱的物品,甚至厨房内菜筐里的地瓜都整齐有序的摆放。

47岁的高广彬经历坎坷,在其21岁时,父亲因肝癌去世;2005年家中失火,三间瓦房被烧的一干二净,此时使原本就精神不太正常的母亲病情更加严重,妻子也因此受到刺激,精神状态日趋下降,从此其全家便在村里借房居住。

脱贫攻坚以来,徐庄镇将高广彬一家纳入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其家庭生活也便慢慢好转起来。目前其母亲任振兰和妻子郑海英已办理了精神二级残疾证,落实了低保、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并办理慢性病证,日常医药费用降到了最低。镇村干部还为任振兰申报了困难老人补贴,高广彬在村里设置的扶贫专岗负责打扫村内卫生,学校分别给其上高职的女儿和上小学的儿子减免了学费并给予雨露计划、助学金等补助。如此一来,高广彬边精心照顾生病的母亲和妻子,一边精心打理自家的农田,再也不用为孩子们的学费而发愁了,日子虽然不是特别富裕,但生活的压力比前些年少多了。

现在高广彬独自打理4亩多农田,2020年仅板栗和花椒等收入就达12800元。不仅如此,这两年高广彬借助从事扶贫专岗打扫卫生的机会,还将自己收集的菊花种子洒在村内的每条街道,一到秋天该村街道两旁菊花竞相开放,鲜花装扮的小道令人赏心悦目。

 

少数民族村喜脱贫

徐庄镇米山顶村是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也是全市唯一的纯回民村,位于徐庄镇北部,是平邑、费县、山亭三县交界处,山高路远,基础薄弱。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42人。

脱贫攻坚不分民族,少数民族需要更高质量的脱贫,才能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不掉队!脱贫攻坚以来,徐庄镇通过升级改造穿村道路、安装光伏、入资项目分红、实施到户帮扶等有效措施,使米山顶村基础设施、贫困户收入、村容村貌等迅速提升,于2018年底稳定脱贫,2019年以来脱贫成果得到巩固提升。

2020年11月,全区脱贫攻坚省级评估验收现场观摩会在米山顶村召开,市扶贫办领导到会指导,全区部分扶贫系统干部观摩学习,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观摩米寿泉一家脱贫成效时,他激动地说:“现在党的政策太好了,我们少数民族都脱了贫,对以后的好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下步,徐庄镇将继续以“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为指引,把沉甸甸的荣誉化作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打造乡村振兴新亮点。聚焦农业增效。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乡村建设行动、乡村治理工作,纵深推进“山水林田”大会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开发森林看护员、环境巡视员、河道管理员等扶贫岗位,力争让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全部有工作岗位,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聚焦工业带动。强短板、补弱项、树品牌、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引符合徐庄镇产业规划的企业项目入驻,实现延链、强链、补链的目标,逐步整合扶贫资金转投到镇优质大产业链项目中,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扶贫资产安全、收益稳定、持久获益,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产业基础支撑。聚焦纾难解困。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寓于服务功能之中,着力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根据群众实际困难,分层分类做好常态化帮扶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过上高品质生活,向建党100周年、建市60周年献礼,在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中再立新功!(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环泽 报道)

  • 民国青红帮老大张锦湖:护送孙中山前往南京,78岁与日本军官比武

    提起民国上海滩的帮派老大,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黄金荣、杜月笙等人。但实际上,还有一个人,他才是真正的上海滩帮派老大,辈分最高,影响力最大,他就是民国传奇人物——张锦湖(又名张仁奎)。

    297 2022-10-25
  • 后峪僧塔

    后峪僧塔位于山亭区徐庄镇后峪村北1.5公里,后峪水库北岸,与玄真观相邻。现存僧塔有四节,其中第二节八面雕刻“历史典故”;第三节为明代雕刻“八仙”图;第四节为石鼓,石鼓直径1.36米,周长4.10米,四面饰有虎头环,工艺精美。分析应为高僧圆寂之塔。

    361 2022-10-25
  • 后观景区玄真观遗址

    玄真观遗址坐落于徐庄镇后峪村西北,后观水库北500米处。相传是当地百姓于唐朝天启年间为纪念张良而建。

    285 2022-10-25
  • 葫芦套风景区玻璃栈道

    葫芦套风景区的玻璃栈道建在半山腰上,总长近300米,其中玻璃栈道150余米,水泥栈道100多米。栈道最高点距离地面30余米。

    283 2022-08-31
  • 葫芦套风景区牤牛泉

    其中最出名的是牤牛泉,泉水涌出后遇到落差十几米的悬崖峭壁,化身成了白色的水帘,哗哗的流水声韵律感极强,顿时将内心喧嚣涤荡得毫无踪影。

    165 2022-08-31
  • 米山顶村梯田

    米山顶村山顶之上有一片人工林名曰“同心林”。同心林形状呈圆形,中间由红栌、高杆红叶石楠、红枫、黄连木等约300棵树木组成圆形,象征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凸显统一战线汇聚人心、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周边种植国槐、侧柏约700棵,形成纽带,寓意着统一战线成员紧紧围绕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体现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主题。

    224 ¥ 0.00
  • 分水岭村梯田

    分水岭村位于山亭区徐庄镇镇政府西北,地处枣庄市北部,于临沂地区接壤,风景秀丽,物产丰,村中有一座中型水库,风景秀美,碧水青山。主要以樱桃为主,全村种植优秀樱桃1500多亩,优质花椒,核桃,板栗等多种干鲜果品,农业作物有花生,黄皮地瓜,小杂粮等。

    72 ¥ 0.00
  • 湖沟村梯田

    湖沟村位于山亭徐庄镇最东部,与临沂费县接壤。清朝中区胡姓来此定居,后徐姓迁入,因东南小河西岸有两个湖沟村,故称胡家西山。为区别两村,今改称上湖沟,下湖沟。2001年5月上湖沟,下湖沟,核桃湾村並为湖沟村,村驻上沟湖村,全村辖5个自然村,人口971人,林果面织3600亩,土地面织610亩。该村盛产板栗,花淑,核桃等绿色产品。青山绿水,景色怡人,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74 ¥ 0.00
  • 彭庄村冰挂

    彭庄村冰挂,位于徐庄镇彭庄村东河东崖壁。含水层主要为寒武纪馒头组紫红色粉砂质页岩,倾向西北,倾角5°,地下水沿岩溶裂隙通道径流,在崖壁处出露。在冬季寒冷条件下,出露的地下水凝固,形成长短不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冰柱,玲珑剔透,晶莹奇巧。

    67 ¥ 0.00